|
 廣告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淮北人論壇。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
中安在線 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隨著無線通信從5G向Beyond 5G(B5G)和6G發(fā)展,對于6 GHz以上電磁波頻譜的使用國際上還存在爭論,有些國家已經(jīng)將6 GHz全頻段授權用于Wi-Fi 6E,而更多的國家在考慮把此頻段部分用于蜂窩無線通信(6G)。因此,源于對不同制式和頻段間信號的隔離需求,工作于6 GHz的高品質(zhì)因數(shù)(Q值)聲波諧振器以及高性能濾波器將會成為下一階段無線通信發(fā)展的關鍵技術,也是我國6G技術發(fā)展必須要自主可控的基礎射頻元器件與芯片。
記者5月23日從中國科大獲悉,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電子學院左成杰教授研究團隊在鈮酸鋰(LiNbO3)壓電薄膜上設計并實現(xiàn)了Q值超過100000的高頻(6.5 GHz)微機電系統(tǒng)(MEMS)諧振器,與文獻中現(xiàn)有的工作相比,把Q值提升了2個數(shù)量級。相關成果以“Ultra HighQLithium Niobate Resonator at 15-Degree Three-Dimensional Euler Angle”為題于5月16日在線發(fā)表在電子器件領域知名期刊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上。
與近10年其它的工作在類似頻段的諧振器比較,該新型MEMS諧振器把Q值提升了2個數(shù)量級,并且首次突破了諧振頻率與Q值乘積(f·Q)這一難以同步提升的諧振器優(yōu)值極限。更重要的是,相關工作成功發(fā)現(xiàn)了利用三維歐拉角可以對鈮酸鋰薄膜介電損耗和聲學損耗進行調(diào)控的新機理,為未來微納器件在高頻無線通信、醫(yī)學超聲成像、智能信息處理和物聯(lián)網(wǎng)傳感器等應用領域打開了更多的可能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電子學院左成杰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微電子學院博士生戴忠斌為論文第一作者。此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和中央高?;究蒲谢鸬馁Y助,也得到了中國科大微電子學院、中國科大微納研究與制造中心、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無線光電通信重點實驗室的支持。(記者 汪喬 管雪)
來自: iPhone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