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
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淮北人論壇。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
“飲水機長”“走廊廊長”“桌長”“窗臺臺長”“前門管理員”……據(jù)央視網(wǎng)報道,近日,四川一位小學班主任為班里51名同學設(shè)置了53個班干部崗位一事,引發(fā)了網(wǎng)友熱議。
“人人都是班干部”并非第一次聽聞。幾年前,武漢某小學一年級某班主任,就為全班每一個同學都安排了一個班干部的職位。除了班長、副班長、文體勞動紀律組織委員和各組組長這些常規(guī)配置外,還有一些令人大開眼界的崗位:電燈管理員、上廁所排隊管理員(男、女)以及電扇管理員、毛巾管理員、雨傘管理員……
在很多過來人印象中,能當上班干部是一樁榮耀且不容易的事兒,而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班干部,確實顯得有些“另類”了。對于這種“在管理中成長”的班級管理理念,有人認為這是在培養(yǎng)孩子們的責任感,“老師的這份善意,會伴隨孩子的一生”;也有人不以為然,甚至認為是在培養(yǎng)“官迷”。
其實,只要看一眼班干部名單,便不難發(fā)現(xiàn)事情并非部分網(wǎng)友所想象的那樣。“飲水機長”“走廊廊長”“桌長”“窗臺臺長”“前門管理員”,這些“班干部”并非傳統(tǒng)意義的班干部,不是“官”,只是“服務(wù)員”而已。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擔任班干部,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組織能力,更可以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激發(fā)其內(nèi)在能量,并有助于養(yǎng)成約束力和自制力。
小學生需要多一些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作為高中老師,我也會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給學生提供鍛煉的舞臺。比如,在擔任班主任工作時,我通常都會組建三到四套“班子”,班長、團支書由競選產(chǎn)生,而后各自“組閣”,每套“班子”輪流“執(zhí)政”一周,有一大半學生是正兒八經(jīng)的班干部。再加上寢室長、小組長、課代表等,差不多也算得上人人皆“官”了。
這樣做目的有三:一是為更多的同學創(chuàng)造鍛煉的機會;二是減輕班干部的管理壓力;三則是形成能上能下的氛圍,打破“官本位”思想。實施之后,不僅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形成了和諧的班級生態(tài)。
回到“班主任為51個娃設(shè)53個班干部崗位”這件事本身,老師的這份善意需要理解,而孩子們其實也并沒有太多“官念”,不太在意崗位“高低”,更多是在班級里有參與感,為集體出一份力,獲得認可。擦黑板也成了“熱門崗”,便是有力的證明。
因此,這些“班干部崗”的設(shè)置,本意仍是讓學生能夠有機會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實務(wù),不宜用成人的視角看待問題。
當然,這也不是說學校都要推行“人人都是班干部”的管理方式。只要在班級管理中,能提升學生的責任感,讓他們學會分工協(xié)作,有利于學生成長,都不失為一種新嘗試,值得鼓勵。
|
|